距离英国央行11月6日利率决议的时间越来越近,这个牵动市场的关键节点,正被无数目光紧盯。
自8月7日央行基准利率降到4%并维持至今,此次更新究竟会延续平稳态势,还是迎来新的转向?
蓝莎君今天就带领大家从各大主流投行的预测中,拆解这场政策博弈的核心逻辑。
要读懂这些预测,首先得锚定当前的经济基本面。英国央行此前已明确表态,通胀将在本月触及4%的阶段性峰值,之后逐步回落,到2027年才能趋近2%的目标水平。而另一面,GDP增长放缓、企业投资趋于谨慎、消费者信心略有下滑的现状,又让经济复苏的脚步显得格外沉重。稳增长与控通胀的平衡术,正是此次利率决策的核心难题。
随着9月通胀数据、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指标陆续公布,各大投行的预测轮廓逐渐清晰,大致分为以下三类:
高盛:预测修正,转向降息
作为此前坚定的“延缓降息”支持者,高盛近期的预测修正颇具风向标意义。其更新的观点认为,英国央行将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,这与9月时“2026年才开启降息”的判断截然不同。背后的核心依据在于:
通胀数据超预期平稳,9月CPI同比上涨3.8%,低于市场预期的4%;核心CPI也同步回落;
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,私营部门工资增长放缓,第三季度失业率高于此前预测;
经济增长疲软,第三季度GDP已陷入停止,且11月预算可能带来约300亿英镑的财政紧缩影响。
不过高盛也强调,此次决策会很接近,预计将以5-4的投票结果通过降息,且后续仍会以季度为节奏逐步下调,在2026年7月达到3%的终端利率。
巴克莱:“11月降息论”早有铺垫
英国券商巴克莱银行是较早提出“11月降息”的投行之一,其逻辑于高盛刚刚更新的判断形成呼应。在巴克莱看来,英国央行的“数据依赖型”政策立场是关键——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大概率延续疲软态势,而通胀压力的缓解和经济增长的停滞,恰好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充足支撑。
相较于高盛的“转向”,巴克莱的预测更像是对前期逻辑的持续印证,认为政策需及时发力以托举经济。
观望派:看数据“亮牌”再定调
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法国兴业银行则保持着更审慎的观望态度。
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通过概率测算给出了量化判断:市场当前预计今年年底前英国央行仅会降息7.5个基点,这意味着11月或12月降息的整体概率仅为30%。
法兴银行则将判断节点进一步后置,明确表示12月是否降息的关键是看11月的通常数据能否提供价格压力持续缓解的明确证据,在数据未落地前,不急于给出明确判断。
若利率变动,对普通人有何影响?
无论11月6日结果如何,利率变动带来的影响都将直接渗透到日常生活。
以一套50万镑的房产(贷款利率5%)为例,若采用常见的25年期抵押贷款70%(即贷款35万镑)计算,当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时,月供将从1450镑左右降至1170镑左右,每月可节省280镑左右,一年3000多镑。
对普通投资者和购房者而言,这样的成本下降会显著提高借贷意愿,甚至出现“用全款买一套房的资金,通过合理贷款配置购入两套房产”的情况——而这样的资产优化思路,我们已经帮不少客户落地为实际的规划方案,助力他们在利率波动周期中把握资产增值机会。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,降息可能伴随汇率波动,从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价格优势,但整体经济韧性不足的背景下,这份利好的实际影响仍需观察。
蓝莎君今日小结
英国央行行长Andrew·Bailey此前的表态,或许为此次决策定下了基调:“英国经济尚未脱离困境,未来降息举措都需循序渐进,并经过审慎考量。” 从各大投行的预测来看,即便支持降息的声音有所升温,但“谨慎”仍是共同的关键词——毕竟3.8%的通胀率仍高于目标水平,潜在的二次通胀风险尚未解除。
究竟会是维持利率不变,还是开启降息?目前来看,没有确切的答案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无论是英国央行的决策层,还是各大投行的分析师,都在等待更多数据给出的信号。对我们而言,与其纠结于短期结果,不如紧盯后续经济数据的变化——毕竟在“数据依赖”的政策逻辑下,所有市场走向的密码,终究会写在经济报表里。
英国海外房产的热门投资区域各具魅力与潜力,投资者可依据自身资金实力、投资目标与风险偏好做出抉择。蓝莎置业深耕英国房产领域多年,拥有一支专业精通、经验丰富的团队,我们对各个热门区域的房产市场动态了如指掌,能依据你的需求精准筛选项目。无论是助你在伦敦金融核心区抢占高端房源,还是在曼城新兴产业带挖掘潜力公寓,蓝莎置业都能凭借良好的服务,为你拨开投资迷雾,开启英伦投资新征程。